干貨分享 | 細胞凍存及復蘇避坑指南!
細胞培養(yǎng)是生命科學實驗中離不開的實驗之***,它有廣泛的應用。細胞培養(yǎng)可以用于研究細胞的信號轉導、合成代謝、生長增殖等。細胞培養(yǎng)的常見實驗包括細胞復蘇、細胞傳代和細胞凍存等,其中細胞凍存及復蘇的過程對于細胞生長狀態(tài)有重要影響。
局部電解質(zhì)濃度改變,pH值改變,部分蛋白質(zhì)變性;
細胞內(nèi)冰晶形成,可引起溶酶體的損傷使溶解酶釋放,造成細胞內(nèi)結構成分的破壞、線粒體腫脹、功能喪失并造成細胞能量代謝障礙;
細胞膜上的類脂蛋白復合體在冷凍中易發(fā)生破壞引起膜通透性改變,使細胞內(nèi)容物喪失;
細胞核在冷凍保存時也易受損。
為了降低在細胞凍存時對細胞的損傷,可以在凍存時加入凍存保護劑甘油或二甲基亞砜(DMSO)(SKU:02196055)以降低對細胞損傷或死亡。DMSO作為滲透性細胞保護劑,其能夠迅速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中,防止細胞內(nèi)液冰晶的形成,以及防止細胞結構紊亂等。
二甲基亞砜(DMSO)結構式
研究表明,不同濃度的DMSO對細胞活力均有影響,DMSO濃度不超過10%時,對細胞的活力影響較小(如圖1)。除此之外,DMSO濃度為10%時,抑菌效果能夠接近***。在DMSO中加入適宜濃度的血清,有助于解凍后提高細胞收獲率和其功能活性的恢復。因此,細胞凍存時常常使用10%濃度的DMSO,可以在其中加入胎牛血清等作為保護劑,血清有助于解凍后細胞功能活性的恢復(如圖2為細胞凍存流程圖)。
圖1. DMSO濃度與細胞活力[1]
圖2. 細胞凍存操作流程圖
細胞復蘇是指將凍存在液氮或低溫冰箱中的細胞解凍后重新培養(yǎng),使其恢復生長的過程。細胞復蘇過程中,需要遵循快速融化的原則,這樣可以保證細胞外結晶短時間內(nèi)融化,避免由于緩慢融化使水分滲入細胞內(nèi)再形成冰晶對細胞造成損傷。細胞復蘇后1-2天,細胞活性會逐漸得到恢復(如圖3為復蘇HEK293T細胞數(shù)對數(shù)值)。 細胞復蘇的主要實驗過程如下: 步驟1:從液氮容器或低溫冰箱中取出凍存管,迅速將其浸入37℃的溫水中,并不時搖動以使其盡快融化。37℃水浴時間盡可能短(1-2min),因為延長時間會增加細胞死亡率; 步驟2:當細胞完全融化后,從水浴中取出凍存管,用酒精棉球消毒外部,然后開啟瓶蓋; 步驟3:將細胞懸液轉移到離心管中,加入適量的培養(yǎng)液,并進行離心,以去除DMSO和死細胞; 步驟4:離心后,棄去上清液,用新的培養(yǎng)液重懸細胞,并計數(shù),調(diào)整細胞密度; 步驟5:將細胞接種到培養(yǎng)瓶中, 37℃靜置培養(yǎng)。在培養(yǎng)初期,應注意觀察細胞狀態(tài),以確保其正常生長。 圖3. HEK-293T細胞生長曲線(復蘇后)[2] 圖4. 細胞復蘇操作流程圖
細胞凍存及復蘇是細胞培養(yǎng)常見的實驗方法,選擇合適的方法以及合理的操作能夠保證細胞的活性。除此之外,選擇合適的凍存保護劑也是該實驗中較為關鍵的***步,例如DMSO應當選擇內(nèi)毒素水平低、細胞培養(yǎng)***的產(chǎn)品,能夠降低對細胞的損傷。a
(文章來源于儀器網(wǎng))